“喂!”
是兰英理发店家那个不找工作天天窝家里画画的小女儿,穿着拖鞋,凶巴巴地叉着腰:“造谣多少钱一斤啊,你们搁这搞批发呢。”
她手里拿着根巨长的麻花,要用麻花打人的样子,好可怕嘞。
“我们可没造谣,这些都是朱老太家房客的亲戚亲口说的。”
倒也不是这些街坊有多大的恶意,他们就是闲在家里,生活无聊,需要调剂,又不愿意说自己家里的鸡飞狗跳,所以就热衷说别人家的离奇曲折。
杨熙宁哼哼:“你们还没造谣?前一阵你们不是还说谢老板被富婆包养了吗?这么快就忘了?”
几人不占理,面面相觑,都不说话,毕竟背后说别人家的闲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杨熙宁从小横到大,可不怕这群嘴碎的邻居,谁还不知道谁家那点事儿:“实在太闲就回家给你们的大龄儿子找媳妇,不然就去催生,催不动自己生也行啊,找点事儿干。”
家里三十六还没娶上媳妇的刘大爷:“……”
儿媳妇死活不肯生孩子的王大姐:“……”
四五十了意外怀孕,老脸挂不住偷偷流产的张大姐:“……”
荷塘街有秘密吗?
没有。杨熙宁她妈也是街头情报组的。
说闲话的众人各自顶着五颜六色的脸散了。
杨熙宁回头,走到拐口:“你别听她们乱说,我去割阑尾的时候,她们还说我得了痔疮呢。”
还有更离谱的,她画主角亲亲的时候被她弟看到,现在荷塘街的街坊都以为她在从事有颜色的漫画事业。
温长龄道谢:“谢谢。”
杨熙宁挠挠头:“之前不是剪坏了你的头发嘛,帮你说两句也是应该的。”她把她的大麻花从中间折断,裹着包装纸递过去,“吃不?很脆的。”
温长龄接了:“谢谢。”
杨熙宁觉得温长龄是好人。
为什么这么说?她的漫画根本无人问津,她有段时间就摆烂,断更。有一次在米粉店,从来没跟她说过话的温长龄走过来,跟她说了第一句话:“你画得很好。”
这句话杨熙宁能记一辈子。
朱婆婆回老家了。
温长龄跟着画兔子的灯笼绕了好几圈才回家。天黑了,吵吵闹闹的荷塘街才稍微安静下来。很远就看见曾志利守在朱婆婆家门口,温长龄并不意外。曾志利这种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