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七百二十章 过年了(中)(8)

只见她一手拿擀面杖,横擀一下、竖擀一下,然后转动着皮擀,转眼间就擀好了一个又大又均匀的饺子皮。

见此情形。

年纪比她大了二十多岁的吴月琴眼中顿时闪过了一丝意外:

“小许,你这手艺够精湛的,经常自己做饺子?”

不同于陆光达和王淦昌的老交情,吴月琴与许鹿希并不是相熟之人,二者甚至在“出身”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吴月琴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和王淦昌结婚的时候只有16岁。

至于王淦昌嘛

13岁。

没错。

王淦昌结婚的时候只有13岁。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常熟县支塘镇一个远近闻名的中医世家,家中日子还算殷实。

不幸的是。

在他4岁丧父,9岁那年丧了母。

抚养王淦昌的任务落在在外谋生的两个哥哥肩上,外婆始终觉得家中应该有个女人来照应他,就给他相了一门亲。

至于包办婚姻的对象,便是邻乡女子吴月琴。

等到王淦昌考取水木大学的时候,他便已经有了女儿王慧民。

接着王淦昌去了德国留学,回国后受竺可桢校长的邀请,他携妻子来到浙大教书。

再后来由于抗战局势问题,浙大迁往了后方。

王淦昌在途中染上肺结核,薪水也停发数月,一家七口日子甚是艰辛。

当时正是靠着吴月琴一边在荒坡边开垦菜地,一边养了一群鸡和三只奶羊,方才保证了一家人的生活用度。

因此对于吴月琴来说,包饺子属于一项很熟练的家庭主妇技巧。

结果没想到.

出生自书香门第、理论上应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许鹿希,居然能这么熟练的擀出一手饺子皮?

这显然有些出乎吴月琴的预料。

听到吴月琴惊讶的语气,许鹿希只是轻轻将一根发丝捋到耳后,淡淡的笑了笑:

“稼先.光达他很喜欢吃饺子,他说当年在还海对面留学的几年里,最想吃的就是猪肉大葱馅的饺子。”

“后来回国的第一时间,他就找了家馆子吃了个够。”

“几年前他说有事要忙,一出门就是半年一年,虽然不知道他具体的任务,但我多少也猜到了和国家有关。”

“我这人学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