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这些不是赈灾粮吗,赈灾粮是朝廷发给咱们的啊。”
“对啊,我也听说是赈灾粮。”
“你从哪儿听说的啊?”
“我听老王说的。”
“老王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就是在街上听别人说的。”
“那你看到官府发榜了吗?”
“没看到。”
大家互相一聊,发现还真没有任何的官方渠道,说朝廷要发粮赈灾的事情。
往年朝廷要发粮赈灾,都会将粮食交给当地衙门。
衙门口贴一张公告,上面详细的说明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可以到衙门指定的几个地点,每人领取多少粮食。
或者是某月某日开始,在某个地点会有人摆粥摊,让大家带好自己的身份牌,凭身份牌领取免费的粥。
奴籍没有身份牌的人,是不能自己领粥的,他们全都挂在主人的名下,粮和粥也都是主人带领。
主人按人数领走之后,给他们多少纯粹是看心情。
今年的情况不同,衙门口没发公告。大家都是听说,朝廷派了位钦差大人来赈灾。
那么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害得钦差大臣被灾民们堵在了这里呢?
当然是那些地方官员,其中有其它地方的官员,也有济州本地的官员。
他们知道了今年是钦差大臣搞什么以工代赈,也就是说自己这边捞不到好处了,心里自然是很不爽。
这些地方官员,自己不敢跟钦差大臣作对,因为他们的官太小。
可他们狡猾的很,故意怂恿灾民们去刁难钦差大臣。
你不是要以工代赈嘛,我让灾民们把你粮食抢了,看你回去怎么跟朝廷交代。
钦差大臣虽然手里权力大,可权力越大越不敢跟灾民们作对,因为他代表的是皇家威严。
身为朝廷派来的代表要是把灾民打了,那朝廷会失了民心。
灾民们也不傻,他们一开始就想好了,只抢粮食不抢银子。
抢粮食是为了生存,朝廷知道了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抢银子那就跟土匪没区别了,到时候被侍卫们打死了,也没地儿说理去。
总不能说因为自己太饿了,把白花花的银子当成馍馍了吧。
“这是我们爵爷从南方买的粮食,准备过一段时间在本地卖平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