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东西的诱惑。
不过目前来看,在徐行的有意引导下,这些影响都还算正向,没对李智斌的成长产生什么不利的诱导。
【一蓑烟雨】:你那边注册的投资公司可以慢慢来,不过一些东西你可以先准备起来,我发你个文件,你自己慢慢消化。
这时候,徐行已经吃完饭回到寝室,打开菠萝电脑给李智斌发了一份投资计划书。
上面罗列了大概十几个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大概都有对应的一两个初创企业或团队。
其中,就包括有每日头条、滴滴叫车、智乎、酷手等应用。
徐行在网上能找到的资料有限,由于世界线的变动,他也没法很轻松的直接找到与前世相对应的那些独角兽们。
于是他改变策略,先从产业领域入手,再去查找对应的公司,才把上面这些家伙给一个一个挖出来。
这些公司大多都还处于初创阶段,烧的都是创始人自己的钱,有的连产品都还只是开发出一个雏形,有的已经上线了产品应用,但还在一边抢占市场一边寻找融资的路上。
别看前世这些企业如何的英姿飒爽,挥斥方遒,在眼下这个时期,还没成长起来的他们,也只不过是众多产品中寻求融资的一小撮创业者罢了。
徐行执着于找出这些产品背后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去做,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他只是重生者,不是神,不可能分出精力亲自把持这么多领域的同步推进,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第二,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前世这些企业能够杀出重围,固然跟各种运气与偶然有着关系,但创始人与其的契合度以及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东西不是徐行随便另找个人就能做的。
第三,徐行现在虽然有钱,但相比于这帮烧钱大户,目前的公司体量还是有些杯水车薪,能够截胡天使轮就已经不错了,真要自己干,最后还是得依靠融资,那还不如先依靠天使轮占个位置,其他的以后再说。
徐行的目标很明确,交给李智斌的投资公司,并不是一家需要自己研发产品运转的公司,只需要按照徐行的需求,在各个领域安插一些钉子,提前做一些伏笔。
同时这也是积攒信息和人脉的过程,相比于投资拿到的那点股份,这部分资源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呼……”脑子里思考着这些的徐行,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