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谢时代(结束了)(3)

特效放在国际上也算高层次的,偏写实的特效,这个真要感谢《流浪地球》锻炼了队伍,我们做《流浪地球》的时候,也想偏写实的,但是,经验不够,只能各种用cg技术替代场景渲染,为什么要用加风雪吗?这都是讨巧,就像当年《侏罗纪公园》一样,为什么要下大雨,遮蔽细节的不足呀!”

“最顶级的特效,像《猩球崛起》就很写实,我们的下一部《流浪地球2》就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那你觉得相比较《流浪地球》,《火星救援》的优势是什么?”

“还是电影质感吧,《流浪地球》有相当硬核的概念设计和科幻属性,被电影里某一部分家庭情感、个人情感给消解掉了,甚至有很多前期概念设计最终在电影并没有得到呈现。其实大家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到这是一个硬科幻,更像是灾难片。到了《火星救援》,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科幻感,本来想给我设置一条家庭线的,直接被拒绝了…没有必要!”

“你觉得科幻电影到了最好的时代?”

“也不是,其实科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我们不管是美学系统还是文化系统,这部分我们是缺失的。那时候恰好是工业革命时期,我们本身对科技、对机械、对结构这些东西是陌生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科幻片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它需要以国家作为背书。国家要强大,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科幻或者科技元素时候,才会有信心去相信。”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今天看到《流浪地球》、《火星救援》中有航天员、航天器的时候,我们已经觉得ok了,是因为现实生活里,中国的航天技术与科技真的很厉害,我们的航天器到了月球拍了照片回来,航天员也出了舱。”

“时间倒退十年或者五年,观众就不会这么相信,因为科幻也需要和现实有对应。”

聊完《火星救援》,记者继续采访了其他一些事情,比方说沈明的个人习惯:

“你好像很少公开演讲?”

“我觉得我还没到那种程度吧,有多大的本事,做多大的事。干了多少活儿,拿多少钱。不然就是不公平的。当演员,最重要的还是做人。”

“电影可以解释成一门生意,但它绝对不是一门赚钱的好手段?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对,如果把电影当成一个赚钱手段,那我们还不如去开个饭店。电影的风险极高,高得有点像老虎机了。”

“可是你每一部电影都能成功?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