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回答。朱尔典所谓的‘谅解’,指的是何锐如果占领了俄国领土,英国现在绝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反对。
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他们永远都不会放弃彰显自己正义与道德的机会。如果何锐抢占俄国的土地,英国会表示谴责,会表达英国对和平的期待与努力。但是,英国却不会出兵,甚至如现在这般唆使何锐出兵。
何锐一点都不想被英国唆使,所以想了一阵,何锐果断说道:“这样的援助或许需要几百万甚至一千万英镑。”
朱尔典并没有被何锐开出的价码而吓到。哪怕不能站在何锐的立场上看问题,朱尔典也认为5-8英镑救下一个白俄的性命并不算贵。尤其是这么多人在海参崴修整半年后,很可能就会成为一支可以战斗的军队。
反倒是何锐的态度让朱尔典注意到一些潜台词,“阁下不想派遣军队进入俄国?”
“朱尔典阁下看过我进行的记者招待会的记录么?”何锐反问。
朱尔典很是讶异。在中国京城的北洋高层们不敢对沙俄做什么,是因为这些北洋首领非常软弱。何锐却不是那样的人,如果何锐不进军俄国,原因必然是因为何锐经过谋划后不准备这么做。必须说,这是一个很谨慎的选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何锐在记者招待会上还明确表达了对日本有可能破坏和平的担忧,这样的担忧是非常严肃的政治判断。
想到这里,朱尔典问道:“阁下,最快什么时候能够进行支援?”
“资金到位,行动开始!”何锐爽快的答道。和英国人讨论双方都愿意执行的行动,最好把话说的毫无歧义。钱,对于英国人来说自有逻辑。
朱尔典结束了与何锐的会面,刚回到领事馆,就有领事馆人员前来禀报,“莫里循先生来了。”
朱尔典赶紧迎接了莫里循,两人见面,就见莫里循神色严肃,朱尔典就觉得只怕是出了什么事情。莫里循率直的说道:“东北政府准备采购一批英国的设备与技术,我已经被任命为谈判团的团长。特此前来告知朱尔典阁下。”
朱尔典愣了愣,随即有些欢喜。何锐做事总是这么符合文明世界的口味,如果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英镑打到东北银行,会引发英国国内的比较明确的反对。
欧洲大战之后,英国国内经济受损极大,的确需要大量订单来拉动经济。然而何锐到英国采购一批设备与技术,最终由英国企业与商人向英国的银行要款,可就解决了太多麻烦。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