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和太子殿下治理,这则公告等于就是她发出来的,我们要不要进京去捧场?”
朱大也想起当初他们处在人生低谷时,是夏婧的华夏商行帮了他们一把,让他们乘风而起,成立了如今的商号。
后来更是承包下了岭南的铁路建设,让他们的商号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现在娘娘需要天下工匠汇聚京城,我们如果不去京城捧场,怎么都说不过去。”
黄木匠想到前几天收到的消息,以及南岭山脉正准备在开挖的隧道,“我们的人手不太够,到时别耽搁了娘娘的大事!”
朱大却没有这个担心,“比起挖隧道,修这个所谓的公路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到时我们派几个监工到当地招工修路就好。”
“这事你心里有数就好,说起来修水泥路你比我懂。”黄木匠放心不少。
岭南纵横整个辖区的水泥路,当初朱大这个泥瓦匠就去做过工。
京城发的这则公告,各地都有人蠢蠢欲动,要属岭南的建筑队最积极。
当初城北的建设、纵横岭南的水泥路以及新修的铁路,可以说岭南的建筑队最先尝到了和官府合作的好处。
他们更相信夏婧的人品,从不以权压人,也不拖欠工程款,对于工匠们赚的辛苦钱,她是一文不少的结清。
驻守岭南的司马鲁听说了岭南建筑队的意向,他站出来组织大家一起赴京,而且还出面帮他们雇来一艘海船,直接走海路将他们送到津卫港,再走陆路进京。
而在建康的皇帝就没有夏婧这么多支持者,本来给京城送信他心里就忐忑。
夏婧占领整个京畿地区,并让所有返京人员回购产业,他是持支持态度。
但奈何他有雄心志,却要为半斗米折腰。
征兵十万,却无粮无钱来养兵,被朝臣逼得不得不向京城伸手乞讨。
如今收到京城回信,看到字迹他心里就是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封信的字迹是夏婧的。
李景福硬着头皮拆开信,皱着眉快速看了一遍,脸色青白交加,弄得站在旁边的阿奴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皇上,京城那边怎么说?”
李景福抬头看向他,没好气地说道:“其实你看到信使一个人进来时,就猜到结果了,现在又何必有此一问?”
阿奴:“.”
他虽然猜到了,但不是想亲口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