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比如,投资者们持有a股,创始团队持有b股,a股为普通票,一股一票,b股为优先股,一股十票。这样,有时创始团队只拥有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少的股份,也还是能占据绝对的投票权,牢牢把控住公司。
然而,传到聂焱这里,他已经距离创始团队很远了。
人心易变,当初跟着聂焱外祖父,以及聂兆忠打天下的那些人,现在也已经传到了二代,这些人会不会支持聂焱,还是个问号。
资金、控制权、公司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是变数。
基海兆业最开始的时候非常保守,投票权一点点的给出去,始终坚持着本家人能保持50%以上的投票权。
可是随着集团逐渐扩张,尤其是在聂兆忠的经营下,集团以几何数字的扩张中。这样的保守战略显然是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的。
经过不同时期,如华侨集团这样的资本,也开始进入基海兆业。
好在这些年,聂兆忠已经意识到,太快的扩张对公司其实并非全是好处。他开始慢慢的收拢资金,甚至跟一些大股东签订了‘一致行动人’的协议。也就是说,对方的一切投票行为都会随着聂兆忠进行,几家大股东凑在一起,投票权远远超过半数。这是个多赢的协议,各方利益一致,集团的经营也能保持稳定。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都是跟聂兆忠签的协议。
也就是说,他们承认的人是聂兆忠,而非他聂焱。
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这些大股东的信任,谈何容易。
各方利益盘根错节,聂焱想要一举收拢公司的控制权,必须见招拆招。
真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会发现,企业家远没有外界报道的那样光鲜亮丽,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算计、谋划,更多的还有发愁。
博守一去拿来合同回来。
查看了合同之后,发现华侨集团当时签约的赔偿金,要二十亿美金。
聂焱都惊了,“有这么多?”
他们当初不过就是投资了十亿而已,转眼就能翻一倍。这可真是签了个脱不开手的霸王合同。
博守一犯难,一脸不确定的问聂焱,“少爷,这么变态的赔偿金,能行吗?你还想把那两位董事赶出董事会啊?这钱要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