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他没说话。
到时候看看吧,看情况再说。
李淦跟着朱元璋,很快到了太子东宫。
朱标并不在,朱标的四个孩子,正在读书。
话说朱标原配为常氏,育有二子,长子为朱雄英,次子为朱允熥。
朱标的妾室吕氏,也有两个儿子。长子为朱允炆,次子为朱允熞,三子为朱允熙。
这五个孩子,按照年龄大小排列。
嫡长子朱雄英,庶出二子朱允炆。嫡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生朱雄英的时候,朱元璋对金木水火土还没那么执着。
到后面就有点魔怔了。
总之,嫡长子朱雄英,妥妥的未来皇位继承人。
命不好,早夭了。
因此,原配只剩下了朱允熥这么一个儿子。
按道理说,嫡子这位置,妥妥就是朱允熥的了。
但是原配常氏死了,原来的妾室吕氏被扶正了。
于是原本庶出的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全都变成了嫡出。
偏偏朱允熥比朱允炆要小。
于是朱允炆变成了嫡长子。
朱允熥立刻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老二。
唉,造化弄人。
总之,兄弟四个正在一块读书。
其实,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师父,现在说是在一块读书,其实更像是在一块看书。
或者说,在一块讨论学习。
这时候,朱允炆是最活跃的。
因为他年纪最大,而且自己是嫡长子,得到的关注最高,不免就有一种,我是主角,你们都是陪衬的感觉。
因此,这家伙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要做到最好。
读书的时候,别人刚刚会读了,他已经会背了。
作诗的时候,别人只写了一首,他已经写了两首。
为了保持这种优势,朱允炆天天点着蜡烛,晚上熬到半夜。
当朱元璋带着李淦走到书房当中的时候,这四个人都好奇的打量着李淦。
朱元璋呵呵一笑,对朱允炆说道:“我看李爱卿和你年龄相仿。让他做你的伴读如何啊?”
朱允炆恭敬地说道:“陛下有命,孙儿岂敢不尊?”
“不过,这个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