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就可以了。”
朱元璋说道:“你刚刚死里逃生,朕便题字,说将来要杀你如何,这也太不吉利了。”
李淦想了想,说道:“那就写上。小臣在亲情上,可以走亲访友。但是在朝政上,可亲友切割。”
“以后小臣犯了事,不要牵连到亲友。亲友犯了事,也不要牵连到小臣。如何?”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倒是也可以。”
笔墨都是现成的,朱元璋饱蘸浓墨,准备挥毫。
只是,刚才李淦这话,全都是大白话,落在纸上,是要翻译成书面文字的。
可是朱元璋的水平有点有限。
他看了看宋濂。
宋濂立刻走过去,小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写的严谨一些,免得被人钻了空子,不如写成……”
宋濂说了四句话,每句话四个字,听起来朗朗上口。
朱元璋满意的一个劲点头。
然后他笔走龙蛇开始写。
写完之后,宋濂发现这狗爬字……十六个字错了五个。
按照惯例,这时候应该夸陛下的书法了,可是……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夸啊。
无从下口。
而那些朝臣,也只是勉强的挤出来两句:好,好……
具体怎么好,哪里好了,谁也说不上来。
只有李淦,他一脸欣喜的把这字捧起来,一脸感慨的说道:“写的真好啊。”
“看看这字里面,就蕴含着帝王的霸气,好像笔端之下,有大明的万里河山。”
“看见这字之后,小臣觉得全身暖洋洋的,好像充满了力量。”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安全感吗?”
“小臣不懂字,但是小臣看来,什么王羲之,什么颜真卿。他们的字都在术的层面,而陛下的字,已经到了道的境界。”
朝臣:“……”
他们有些无语的看着李淦,心里只有三个字:马屁精。
而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还是李淦懂我啊。
写完了字之后,朱元璋就对李淦说道:“你不是有奏疏要交给朕吗?奏疏呢?”
李淦说道:“没有奏疏啊。”
朱元璋一愣,说道:“有个叫马涛的人,说你有奏疏……”
李淦说道:“哦,是我姐夫吗?我没有跟他说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