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这几日苏浅也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许青对自己的变化,甚至有几次苏县令和许青的谈论她和许青的感情,她都是听得一清二楚。
但是苏浅却是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许青的这份感情,确切的说她不知道如何接受,接受了做什么呢?
定下婚约,择日大婚吗?
可他们已经是夫妻了啊!两人在如今日这般互生情愫之前就已经直接完成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婚,两人的关系已经不可能比夫妻这层关系更加亲近了。
既然不知道如何接受那便顺其自然好了。
就如同现在这样。
两人吃过饭后一起在这后花园散散步,晚些时候再看看许青写的话本,有时候他还会在自己旁边递上一碗红糖姜水。
甚至月色好的时候两人一同在院子里看看月亮,甚至兴致来了许青再吟上两句诗。
天气稍暖的时候两人也会在小亭子中下两局许青教给她的五子棋,再略微加上些许惩罚作为赌注。
俨然已经是与真的夫妻一般无二了。
站在池塘边上,苏浅接过许青递过来的鱼食,一点一点的将鱼食撒进去。
许青看着池子里的鱼不由得暗自摇头,这些鱼实在太瘦了,苏府的下人喂鱼的手艺与萧如雪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不但不在一个高度还差了好几个级别。
看来想要在短时间内吃到苏府的烤鱼是不可能了。
……
之后的三日永安县的案子便是越来越少,甚至于已经恢复的与以往无二了。
要说多了些什么,那便是永州城的文人墨客开始歌颂本县的县令大人为民做主、断案如神。
很多倾尽半生著书立说之人终于是得到了自己应得的稿酬,这让困苦潦倒的他们喜极涕零。
而且,他们的书旁的铺子再也不能随意刊印售卖了,若想售卖必须要与著作人定下契约,标注好报酬,再由官府公证。
哪个书铺再想私自刊印旁人的著作拿去贩卖必将受到律法的严惩。
严格来说在没有朝廷新法出来之前最惨的并非是写作话本之人,而是他们。
毕竟,话本这东西讲求的就是一个时效性,最挣钱的也就初发的那几天,随后的时间里售卖量便会呈直线下降。
他们的书不同,他们所著或是医书或是为经典做注甚至也有社稷百态总之类型五花八门极尽考究。
这种书讲求的不是时效性,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开发出书的价值,可以说这些书大都越往后越有销量。
但是除了他们授权刊印的书铺之外的各大书铺随意的争相刊印,这让得他们与其背后书铺所得的资财也是越来越少。
而还有一些无钱又无门路之人干脆如同卖话本那般,一卷只几两银子的卖给了书铺。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