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来。
纺线织布的婶子们,一个个收拾好了手上的东西和用具,就准备步行回去百家村。
沈南宝则拦了她们,随意的拦了辆过路的牛车,便一同坐回了村子去。
这一路上,婶子们个个说说笑笑,好不开心。
挨着沈南宝坐的郑大嫂,则用手肘碰了碰沈南宝:“南丫头,你想什么呢?”
“噢,我琢磨绣法呢。”
被郑大嫂一问,沈南宝就笑起来。
“婶子,有啥事儿吗?”
郑大嫂也笑:“其实也没啥重要的事儿,就是想问问你大哥,他可有心上的人了?若是没有,我回头给他说门亲事可成?”
“那这是好事儿呀!”
一听这话,沈南宝可开心了。
“婶子要说的是哪家的姑娘?回头我回去问问我大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是我娘家二伯家的孙女,姑娘今年十六了,长得颇为清秀。先前是她娘死了,需得守孝三年,这才耽搁了这姑娘的亲事。”
说起这个姑娘,郑大嫂就满脸的心疼。
“她那爹不是个好的,她娘死了还不到半年,就娶了个寡妇续弦。对这姑娘非打即骂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我们这些亲戚瞧着心疼,就托我想法子给她找个好人户。要是能救她脱离苦海,也是善事儿一件了。”
其实之前,她也动过要把这丫头说给沈家安的念头。可是沈家太穷,别说是娶儿媳了,就是糊口也不成。
好在现在沈家出头了,她便想着趁这个机会,撮合这门亲事。
听起来,这姑娘确实是个命苦的。
沈南宝便点头:“知道了婶子,回头我定回去说的。等问过我大哥的意思,我再回婶子的话!”
“哎,那就这么定了。”
听到沈南宝这么说,郑大嫂就放心的笑笑。
很快,牛车就到了百家村村口。
沈南宝付了十个铜钱,那牛车就走了。
眼瞧着天就要黑了,大家自然分道扬镳,各回各家了。
等沈南宝到沈家时,家里已经点上了灯,院子里头亮堂堂的。
张绣娘站在门口张望,远远的就看到了她。
“宝儿啊,你咋回来这么晚,可叫娘担心好一阵呢。”
“娘不必担心我的,我跟婶子们一起回来,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