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棉花市价,那可是五十文一斤啊!”
“是啊。”
这村民一说,其他几个村民也跟着点头。
“肖家大嫂,这两年闹饥荒,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棉花可是大家救命的东西了,你就行行好,给我们市价吧!”
“就是啊。我们还指着卖了这棉花,回头去换几斤红薯回去。好歹熬到夏收,也不至于把家里人给饿死了!”
“我是做买卖,又不是行善积德,你们爱卖不卖,我最多给这点价钱了!”
不管这些村民如何说,那肖王氏都不曾心软。
还很是不屑的看着这些村民:“你们愿卖就卖,不卖就赶紧走吧,别耽误我做买卖。”
“这……”
肖王氏这一说,众村民们可都为难了起来。
卖吧,亏得太多。
不卖吧,家中又等米下锅。
他们便只能把心一横:“卖,十文就十文吧!”
“那你们自个儿拿去过称,然后去结账。”
就知道这些村民会妥协,肖王氏笑得很是得意。
倒是沈南宝,随意的瞄了一眼那些村民箩筐里面的棉花。
那棉花虽放得有些久了,有些许泛黄。可是依旧松软饱满,倒不至于只值十文一斤。
这肖王氏是趁着灾荒年,趁火打劫呢。
等村民们一走,肖王氏这才转头,看到了沈南宝母女。
她急忙迎上来:“呦,原来是沈家大嫂来了。看来我早晨说的事儿,大嫂是往心里头去了。大嫂准备卖给我多少棉花呀?”
说着,这肖王氏就要去接沈南宝手里头提着的麻袋。
沈南宝见状,就收回了手,把麻袋藏到身后。
“我听我娘说,肖家婶子说要给我家的棉花高价。我倒想要问问,婶子所说的高价,究竟是有多高?”
刚才看她压那些村民的价,可不像个厚道的!
“嘿嘿,这就是大侄女儿了吧?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的,都快认不出来了!”
被沈南宝一问,这肖王氏明显有些尴尬。
张绣娘也点头:“是啊,这是我家南宝。这丫头个性直,王家妹子你别放心上。”
“哪能,我哪能跟个孩子计较啊?”
肖王氏笑着,依旧看沈南宝:“大侄女儿,我总要看过这东西,才好给你价不是?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