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冀亲自用青盖车将刘志接入洛阳南宫称帝。刘志当年十五岁,就是汉桓帝。梁太后替他临朝,梁冀替他掌权。
因为李固一直跟梁冀作对,梁冀便诬陷李固、杜乔谋反,不久将他们全部处死。
汉桓帝靠着梁家做了皇帝,自然一切都听他们的。建和元年八月,汉桓帝娶梁太后的妹妹为媳妇。姐妹俩一个叫梁太后,一个叫梁皇后。
这时甘陵人刘文和南郡人刘鲔要立刘蒜为帝,他们说清河王刘蒜是真命天子。他们拿着刀威胁清河相谢嵩说:“我们立清河王为天子有你的好处。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对不起了。”谢嵩责备他们不该造反,他们就把谢嵩杀了。清河王刘蒜听说有人威胁谢嵩,立刻就把刘文、刘鲔杀了。他把这件事向朝廷报告,汉桓帝却听信宦官的话说他杀人灭口,于是把清河王刘蒜改封为侯。刘蒜越想越气,就喝毒药自杀了。
梁冀因为拥立刘志有功,所以获得了更多的封赏和更大的权势,甚至连梁太后也无力约束他。
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时她下诏归政于桓帝,并希望桓帝与梁冀都能“好自为之”。
此时的梁家先后出了七位侯、三位皇后(一名死后追封)、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七名诰命夫人和女封君、三名驸马,至于卿、将、尹、校的数量更多。真正是权倾朝野,富贵满门。
桓帝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好自为之”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跟梁冀好好“合作”,当好梁冀的傀儡;二是消灭梁冀夺回权力。
桓帝当然想选择第二条出路,可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连个帮手都难找。虽然桓帝已经“亲政”,可是梁冀以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敌清除异己,朝中几乎全是他的人。当然桓帝还可以依靠第三方政治势力——宦官。
可是梁冀也深知宦官的重要性,当年他就是跟宦官统一思想后才拥立刘志为帝的。所以很多宦官跟梁冀即使不是同党,但也不反对梁冀,有的宦官还帮助梁冀监视桓帝的一举一动。
本来桓帝是抱定“好自为之”的打算的,为此他也花了不少血本。桓帝对梁冀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官员上任命必须去拜见梁冀而无需朝见桓帝;而桓帝的日常起居却必须报与梁冀。
宛县令吴树将梁冀的一些不法门客按律治罪。梁冀以升吴树为荆州刺史为由,召他到自己至家里喝酒饯行,然后在吴树喝的酒中置毒;吴树在回家的车上毒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