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人听说阴后被废上书劝阻,和帝当然不从。
阴后父、弟、外祖母及母舅陆续毙命,单剩了自己一身,长门寂寂凄惶孤冷,茶也不思饭也不想,终落得肠断血枯气绝身亡。宫人报知和帝,和帝发出一口棺木草草殓讫,即日舁出宫外藁葬平亭。
好容易又是月余,和帝决计立邓贵人为后,贵人再三谦让,和帝优诏慰勉方登后位。宫廷内外相率庆贺;梦兆相法果如前言。
邓太后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她母亲认为女孩家读书没什么用,应该多在女红方面下些功夫。
为了宽慰母亲,邓绥白天做女红,晚上就着微弱的灯光看史书。现在她成了日理万机的皇太后,但每天晚上还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日积月累的学习,让她成了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也使她成为一个挽救国家于危难的救世主。
和帝14岁夺回政权并且亲政,不得不说他是个少年英才。为政方面四次发布招贤令,勤政爱民减免赋税、赈灾救难安置流民、主张宽刑。军事方面平定匈奴,打击羌族,安定西域。史称“永元之隆”。
按说他的人生应该是雄才伟略大有作为。可惜他的命太短了,而且生命的最后几年还是重病缠身。
和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却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他给两个儿子草率地起名,长子刘胜与西汉中山靖王(刘备的祖先)重名,次子刘隆和东汉云台28将之一的开国功臣重名。他之前的孩子夭亡怀疑是宦官倒的鬼,于是把刘隆送出宫抚养,不久自己英年早逝,年仅27岁。
和帝的两位皇子都未成年且都是非嫡子,但刘胜身为长子,理应优于弟弟刘隆而继承皇位。但皇后邓绥为了临朝称制,决定拥立年仅一百多天的刘隆为帝。
刘隆就在当天夜里进宫,被邓绥拥立为皇帝,即汉殇帝。邓绥被殇帝尊为太后临朝称制。至于刘胜无法即位的原因,邓绥说其长期患病无法痊愈,所以不能即位为帝。
次年改元延平,三月初五日葬刘肇于慎陵,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汉殇帝在位期间,颇有政治才能的邓太后临朝听政,大赦天下,勤俭持国。邓太后为巩固势力,也重用外戚。
延平元年(106年)春,邓太后封刘胜为平原王,确定了其与汉殇帝的君臣名分,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刘胜争位,邓绥并没有让他前往封地,而是将他留在洛阳。随后邓绥任命哥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让他辅佐自己。接着邓绥推行改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