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始皇统一天下,故称皇帝。现在六国复出,天下分裂,秦地比前更小,不可虚称帝号,应仍称王。二世的兄子子婴秉性仁俭,百姓归服,应立为秦王。”众人闻言不敢异议。赵高便令公子婴斋戒,择日祭告宗庙受取玉玺。又下令以黔首之礼葬二世于杜南宜春苑中。
公子婴为人聪明仁厚,且有智略,与二世大不相同。今被推立为王,明知赵高不怀好意,却又不敢推辞,只得依言前往斋宫斋戒。过了五日,告庙之期已近,子婴心生一计,密召二子及心腹宦者韩谈嘱道:“赵高杀死二世,本欲谋篡,因恐群臣诛之,立我为王。我探闻赵高实与楚人立约,尽灭秦之宗室后自己称王。今使我斋戒告庙,一定是想在庙中杀我。不如将计就计,如此这般,方可免祸。”三人答应,各自预备去了。
到了告庙之日,赵高先至庙中,遣人来请子婴,子婴推病不行,一连数次都是如此。赵高见子婴屡请不来,只得亲自来请。到得斋官,韩谈与子婴二子早巳身藏利刃伏在壁厢等候,赵高全不在意,安然进宫。见过子婴说道:“即位告庙乃是大典,大王何故不行?”话犹未完,他三人已从壁厢而出,手持利刃一齐向赵高奔来。赵高措手不及,早被韩谈一刀杀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赵高可能至死也没有想到,原来公子子婴才是藏得最深的一个,如果他看起来有大志的话,可能早就被除掉了。
子婴见赵高既死,大事已定,遂面见群臣即了王位。
子婴下令将赵高尸首车裂示众,并灭其三族,时人无不称快。子婴探得沛公将由武关进兵,急遣将领韩荣固守峣关拒之。
阎乐最终的结局无人知晓。不过阎乐是赵高的“乘龙快婿”,属于赵高三族的范围,按照正常情况推测,阎乐应该也死在子婴的手里。
却说沛公自破武关,赵高遣人来报已将二世杀死,要求与沛公平分关中之地。沛公现成之功岂肯让与他人?便拒绝其请求。不过数日探马来报:“子婴杀死赵高,现在峣关有兵把守,我兵不得前进。”沛公便欲发兵二万人前往攻关,张良献计道:“现在秦兵尚强不可轻敌。臣闻秦将韩荣乃屠家之子,无甚大志,容易为利所动。今宜遣人持金银宝货往献韩荣,说其归降方可取胜。”沛公依言行事。
韩荣闭关固守。忽报沛公遣使到来,韩荣唤之入见。郦生见了韩荣后说道:“今秦无道苦虐百姓,天下合兵共伐之,非独沛公一人也。若将军肯惜天下百万生灵之苦,开关纳降沛公,沛公保奏义帝,必赏千金、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