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易过,倏忽间已是弱冠年华,他却不改旧性,仍是终日游荡不务生产。又往往取得家财结交朋友,征逐酒食。太公本以为刘邦秉资奇异另眼相看。见他年长无成,乃斥为无赖,衣食都不再周给。刘邦恐乃父叱逐不敢回家,便至两兄家内栖身。两兄究系同胞,却也呼令同食,不好漠视。哪知刘伯忽然得疾逝世,伯妻厌恨小叔,自然不愿续供。刘邦胸无城府直遂径行,不管她憎嫌与否,仍常去长嫂家索食。长嫂借口孤寡男女授受不亲,叫他一个人别来,免得别人闲话。其实怕人说闲话是假,不喜他吃白食是真!刘邦以为嫂子真的怕人闲话,于是带朋友同来。刘伯妻哭笑不得。
一日刘邦又偕同宾客数人到长嫂家,时正晌午,长嫂看见刘邦已是讨厌得很,再添了许多朋友越觉不肯供给。双眉一皱计上心来,急忙趋入厨房用瓢刮釜,佯示羹汤已尽无从取供。刘邦招友就食乘兴而来,忽闻厨中有刮釜声,自悔来得过迟。友人倒也知趣,作别自去。刘邦送友去后回到长嫂厨内,只见釜上蒸气正浓,羹汤约有半锅,才知长嫂故意使诈不想留人吃饭。于是一声长叹掉头而出。
吕公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不仅家业富庶,而且结交了一批上层社会的朋友。吕雉她们一家原来是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不知道在当地惹了什么仇人,为了躲避追杀携带家属外出避仇。因为吕公与沛县的县令有旧交,因此就带着一家人躲到沛县来了。
沛县县令看见老朋友一家来了很高兴,热情招待。不久他的手下和朋友都听到了这件事,纷纷前来拜访吕公。因为来人实在太多,县令和吕公干脆定下一个日子大宴宾客,既算作给吕公一家的接风酒,也省却了天天人来人往的麻烦。
这天酒宴按时开始。因为来的人太多,庭院中坐不下,县令和吕公便定下一则规矩:持贺礼不足一千钱者坐之堂下。也就是坐到大厅之外正席之下。
刘邦听说县令大宴宾客也赶来凑热闹,本来按刘邦的收入,他怎么也拿不出一千钱的贺礼。正当他暗自心焦无法可施之时,突然发现庭院中负责登记贺礼钱数的是他老朋友萧何。萧何此时是县里的功曹,相当于现在的首长一秘。
刘邦眼睛一亮,立刻大摇大摆地走了上去,同时大声说道:“贺钱一万!”实际上没有掏出一个子儿!这一声声震中庭,满院子的人都沸腾了。有本地人知道他的性情,无非笑着摇了摇头:“刘家小儿又在空口说大话了!”萧何听说有人贺礼一万,也吃了一惊,待发现是刘邦时啼笑皆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