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逮捕了汉奸和疑似汉奸多达四千多名,仅罪证确凿并移送司法审判的就有三百多人。
当时,军统已经拥有了各类文职人员和外勤人员多达五万人,还掌握着或明或暗的忠义救国军、收编土匪和投降伪军数万人。不仅如此,他们还与胡宗南、汤恩伯等军方实力派结成了政治联盟,可谓是权倾朝野。
很明显,军统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这完全不符合蒋介石的权术制衡之道。于是,他在内心深处已经萌生了削弱甚至是撤销军统的想法,而且已经向戴笠作出过暗示。
为了塑造所谓的进步形象,为了推行所谓的宪政体制,蒋介石决定接受美国顾问团的建议,准备效仿美国改革国民政府的军制,撤销原先的“国防最高军事委员会”后建立国防部。同时,准备将长期遭人诟病的军统也进行改组,整合为保密局编入“国防部二厅”(国防部情报厅)。
对此,戴笠当然不肯轻易就范,他一边打感情牌企图让蒋介石回心转意,一边又秘密将现有势力化整为零企图让蒋介石放心。于是,这件事被一拖再拖,直到戴笠坠机身亡。
戴笠死后,许多事情立即就好办了,军统局的裁撤和改制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很快,蒋介石任命郑介民兼任保密局局长,唐纵和毛人凤为保密局副局长。
既然已经不属于独立单位了,那保密局也就不需要成千上万的特务和外勤,机构和编制都必须进行压缩。例如,在北平、上海、天津和南京等地设立“甲种站”,正式编制不超过160人;在沈阳、郑州和合肥等设立“乙种站”,正式编制不超过110人;在其余多地设立“丙种站”,正式编制不超过60人。
单纯从人员数量和机构编制来看,保密局的确比军统局“瘦身”不少,但其核心和机密的部分却丝毫不减当年。甚至于,他们在针对我党的刺探和暗杀,在针对民主人士的打压和恐吓方面更加狠辣。
从复兴社起,戴笠、郑介民和唐纵就号称“三驾马车”,分别掌控着特务内部的浙江帮、广东帮和湖南帮,实力和能力都不容小觑。而排在第四的毛人凤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在组织内的资历和地位都远低于这三人。
戴笠过世后,郑介民兼任了保密局局长,更是国防部二厅的厅长,随即将军统改成保密局。然而,作为副局长的毛人凤却是戴笠多年的心腹,不仅接掌了他生前的许多机密,而且接掌了浙江帮,开始惦记起了局长的位子。
利用蒋介石更宠信浙江人的心理,利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