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认识认识宫里的大人物。”
崇祯宠幸的太监只有一个,王承恩,只要是太监都知道。
肆这回懂了:“瞻墉多谢了!”
啊……肆你太客气了,朱瞻墉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语气说道:“若不成,你再来找我。”
老朱暗叹,咱这太孙比泥鳅滑……
………
崇祯三年,七月。
京城长安大街,一座客人来往的酒楼中,坐在角落的儒生悄然睁开眼眸,仿佛早已想好接下来做什麽,匆匆往西直门走去。
焦急等了一个时辰。
才瞧见三個小宦官赶着马车,不徐不缓,朝西直门而来,肆连忙堆起笑容:“公公留步,小人是从江南来的行商。”
那赶马小太监正想大喝驱赶,却瞧见,对方迎面便是十两银子递过来:“说吧想求咱办什么?”
肆按朱瞻墉说的,说道:“小人想打听,如今陛下身边宠幸的人是谁?”
“嗯?”
肆连忙道:“唉,如今辽东的局势公公也清楚,天下人心惶惶,做买卖的谁不怕巧取豪夺?小人就是想尽快找个靠山!”
那小太监眸中警惕悄然散去:“若说陛下宠信,非王公公莫属。”
“还请公公通传一声,见与不见,这些都是公公的。”肆很润地递过钱囊,里头有上百两。
小太监满意地驾车离去。
直到两天后。
王承恩是崇祯的肱骨心腹,自魏忠贤被除掉,崇祯召回各地镇守太监,王承恩助其剪除魏忠贤的党羽。
王承恩正忙着帮崇祯批红,却听端茶进来的小太监怯生道:“爷,前些日子奴婢出宫采办,有个江南来的士绅打听爷。”
“他说了什么?”
“想见爷。”
王承恩摸着下巴,似是陷入沉思,陛下正为辽东的军饷发愁,士绅?他当下便有了主意。
第56章
王承恩见了肆,却听到了不一样的事。
此人并非想巴结他。
王承恩也拿不定主意,决定禀报崇祯,由崇祯自行决定。
奉天殿,
崇祯皇帝朱由检如同贤君端坐在御案前,他每天鸡鸣便起身,到了夜里亥时还不睡,从未懈怠批阅疏奏,空暇就学习儒家经籍,熬更守夜,试图挽救大明的危机,十九岁便流露出成人的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