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地催促着。
玉儿看到韩涛急切的样子,哪里还敢再耽搁,赶忙转头就跑。
“对了,再叫两个懂得木工活儿的家人来帮忙。”韩涛大声地补充着。
玉儿连声答应着跑远。
韩涛着急地在侧厅门口踱步等待着,时间对他来说极为宝贵。
唯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他所需要的工具,才有可能逆袭翻盘,否则他只有失败的结果。
韩冲站在不远处的花园小亭中,看着站在侧厅外气急败坏的韩涛,却是气定神闲,似乎算准了这次韩涛必定要失败。
自己从五岁开始就学习算数,筹算之法已经烂熟于胸,这次决计不会再输给韩涛。
片刻之后,玉儿带着两个家丁,拿着韩涛布置所要的工具和材料跑了回来:“少爷,人找来了。”
韩涛立刻向两个家丁分别交代着任务:“你,把这些木条给我锯成一寸大小的方块,你负责在他锯好的木块上中间穿孔。”
两个家丁立刻按照韩涛的吩咐开始干了起来。
韩涛自己则开始用柴刀裁截竹签,做出了十几根一尺长短,粗细相等的竹签备用。
“玉儿,你用这些竹签把他们穿好孔的木块穿成串,每串上有七个木块就可以了。”韩涛向玉儿吩咐着。
玉儿赶忙按照韩涛的吩咐也准备了起来。
等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就绪,韩涛才亲自上手,用三根木条将这些穿好木块的竹签固定了起来。
上下两根木条作为边框,卡住竹签,使他们不会松动。
中间的一根木条则将七根木块分开,上边两块,下面五块。
韩涛制作的过程当中,玉儿和两个家丁一直疑惑地看着他,不明白韩涛做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韩冲从韩涛开始制作开始,也一直在远远观望,饶是他见多识广,却也看不出韩涛到底在做什么。
等到韩涛将所有的竹签都用木条固定好,尝试着用手指拨动木块,上下都没有阻碍,非常灵便。
韩涛这才伸手擦了擦汗:“成了,终于做好了!这次可以跟韩冲好好比试一下了!”
玉儿一脸疑惑地看着韩涛询问着:“少爷,您做的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东汉之前,古人算数都是使用算筹作为工具。
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计算的时候,横竖交错摆放来记数,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时候,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可以算出无限大的自然数。
但韩涛却是真的不会使用算筹,为了让自己可以战胜韩冲,他唯有另辟蹊径。
用最简易的方式和工具,制作出了